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李泽厚话语

李泽厚

ISBN:978756752010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1-11-21 00:00:00.0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B262.5

展开▼

扫码移动端阅读

目录

卷一 人生
人活着,就有梦
时间在于情感
走我自己的路
慢慢走,欣赏啊
爱情可以多元
以美育代宗教
卷二 社会
走出一条既“现代”又“中国”的前进道路
警惕民粹主义
儒学,民族文化之根
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
卷三 历史
历史在悲剧中前行
我们从哪儿来
为未来把脉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卷四 治学
“以大观小”和“以小见大”
知识面越宽越好
学术研究要讲究多谋善断
写文章的人要学点平面几何
我只为我的时代而写
卷五 艺文
永恒的“人生之诗”
语言和汉字
美的脚步(上)
美的脚步(下)
现代之魅
卷六 美学
有意味的形式
以美启真
生命之美
自然的人化
卷七 哲学
哲学是干什么的?
哲学如何走出语言
哲学是生存的智慧
我的哲学观
编后记
附 李泽厚著作目录

展开▼

内容简介

《李泽厚话语》系李泽厚先生授权邓德隆、杨斌 编选之作。从李泽厚先生各类著作中精选了400余则 话语,以哲学思考为主线,串起李先生在文化人类学 、美学、教育、社会科学、历史学、现实考察等领域 的思想呢喃,既有哲学的视野和文化的倒影,又有文 学的神韵。《李泽厚话语》在充分体现李先生思想观 点的前提下,所选语段通俗易懂,字字珠玑,大有深 意。

展开▼

前言

序一:中国的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 读过杨斌先生《李泽厚学术年谱》的人,都会为 其执著于传播李泽厚先生思想的精神而感动。这很不 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随后,杨先生又 在李老师的著作中摘编出一本集子——《李泽厚论教 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此书首印后马 上加印,受此鼓励,杨先生再接再厉,于是有了这本 新集子《李泽厚话语》。 交待这个背景,是要说明本书编者署我之名已是 不妥,放在前面更是不实。杨先生执意要出,李老师 坚决不干,我居中调停之后,李老师才答应,条件是 要署我名,而且必须放在前面。因此我要对读者负全 责,与李老师全无干系。为了能达成杨先生意愿,我 只得答应下来。但摘编过程中的大量而具体工作,我 干得很少,杨先生才是主要的编者。 读李老师的书十多年来,常有一种奇妙的体验, 李老师著作中散落许多“一句顶一万句”(刘再复先 生语)的话语,让我读后掩卷深思,浮想联翩。仅举 一例,“中国的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中国 哲学如何登场?》)。我读到这句话就非常震撼。 先引我与安乐哲先生通信中的一段: 安先生,您一直以来立志要向西方传播中国哲学 ,我认为您的使命对世界(不只对中国)很重要。… …学界谈儒家哲学或思想,学者们往往将之等同于古 代。实则儒学一直处于消化吸纳外来思想后不断前行 的动态之中。汉儒消化吸纳道法、阴阳家,宋明理学 消化吸纳了佛家,李泽厚先生吸纳了康德、马克思、 后现代、杜威等外来思想后,开出了第四期儒学,从 而使儒学在全球化、大生产的时代,再获新的生命力 ——为人类的普遍性注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我看 来,李泽厚先生对人类的贡献应是继康德之后的又一 世界高峰。可惜学界像您这般有使命又识货的人太少 ,现在急需将李先生的著作译介出来。我相信“德不 孤,必有邻”。 信中提到李老师消化吸纳康德、马克思、后现代 、杜威,其实远未说全,比如基督教。这句“中国的 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就是消化吸纳了基督教两 个世界的深邃传统,将之注入中国以追求平宁淡远为 最高境界的文化之中,把中国文化原有的“生存不易 ”(未知生焉知死)及对天地宇宙的敬畏感通过转化 性创造,大大强化提升了中国文化的悲剧性、深刻度 、形上品格。改变、丰富、扩展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在与基督教文化相遇时(这是儒 学遇到的第四次挑战,也是最大的一次挑战),不但 能将之包容进来,更在消化吸纳后,创造出另一种超 越。并不需要神的拐杖,中国文化同样可以达至宗教 高度,实现心境超越。又使中国文化不止于乐陶陶大 团圆,而有更高更险的攀登,李老师说:“使中国人 的体验不止于人间,而求更高的超越;使人在无限宇 宙和广漠自然面前的卑屈,可以相当于基督徒的面向 上帝。”这不但让中国文化在遭遇基督教挑战后重获 新生,更是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陀思妥 耶夫斯基早就警告:如果上帝死了,人便什么事都干 得出来。当脑科学发达到能解释,甚至复制宗教经验 ,从而打破“感性的神秘”之后,人类是否会如尼采 一般发疯,或像后现代一般陷入虚无?或许第四期儒 学设定的“理性的神秘”(物自体)将有望替代“感 性的神秘”,成为人类新的心灵家园。“为人类的普 遍性,注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即此谓也。 读了这句话,你再稍微留意一下生活的环境,的 确处处被山水画所包围,无论居家、办公、酒店、公 共场所、私人会所,莫不如此。山水画就如西方的十 字架一般无处不在。其“功能”即是把你带回到大自 然当中,脱离俗尘,回归天地,与天合一,实现超越 。尽管大多数人处于无意识甚至只是附庸风雅的装饰 而已,但为什么出奇一致地要用山水画而不是其他什 么来装饰,来附庸,可见这恰恰是文化心理结构的一 种外化,虽然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化。在这里有对宇宙 自然的敬畏,所以人在山水画中非常细小(有此敬畏 ,“诗意栖居”的情本体才更丰富,更完美)。但不 需要入黑暗,受苦难才能得救,而是当下即得,瞬间 永恒的奇妙感受。甚至连这奇妙感受也不是必需,只 要你在山水画中体悟天地之永恒,人生之短暂,宇宙 之无垠,世事之有限,再大事功,再多苦难无非转瞬 间的过眼云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这里并没 有漠视生存的艰辛、生活的艰难,相反正因为生存不 易,人世苦辛,才用山水画时时处处予以消解与慰安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宋元以来,山 水画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就有这个生活支持与“人生解 脱”的功用,但从没有谁这么明确、深刻地将无意识 上升到自觉意识,更没人为之注入两个世界的基督教 传统,从而升华其悲剧性格与形上品格……。近代以 来,由于军事上的不断落败,经济上的巨大落差,使 中国文化遭遇“二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几代知 识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中国文化陷入深深的自 卑和绝望。其中基督教挑战最大。从第一代知识人的 康有为立孔教,到第六代的“国父论”闹剧,都是试 图模仿西方两个世界的传统,来“拯救”中国文化的 “竞争力”,殊不知这恰恰丢弃了中国传统的神髓。 其基本假设与集体无意识仍是“己不如人”的文化自 卑。不少知识分子之所以接受,传播基督教或其他宗 教,我以为与这种文化上的自卑感密切相关。因此, 如何消化吸纳基督教,就构成了中国文化能否走进世 界、焕发新生、重获自信的时代课题。 “看试手,补天裂”,李老师自觉承担起了这一 历史使命。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吾非斯 人之徒与而谁与”的气概与胆识,出色地开创了这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的艰巨工作。以中国传统“天地之大德曰生 ”的“人类总体”解释、填补、替代柏拉图的“理式 世界”,康德的“先验理性”,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当然还有基督教的“上帝天国”。以“物自体” 为情本体的最高实现,来替代上帝的圣爱。通读李老 师作品,这一“野心”(消化吸纳基督教)昭然若揭 。再举几例。 “宇宙本身就是上帝,就是那神圣性自身,它似 乎端居在人间岁月和现实悲欢之上,却又在其中。人 是有限的,人有各种过失和罪恶,从而人在情感上总 追求归依或超脱。这一归依、超脱就可以是那不可知 的宇宙存在的物自体,这就是天,是主,是神。这个 神既可以是存在性的对象,也可以是境界性的自由, 既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美学享(感)受,也可 以是两者的混杂或中和。”(《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 》) “人生艰难,又无外力(上帝)依靠,纯赖自身 努力,以参造化,合天人,由靠自身来树立起乐观主 义,来艰难奋斗,延续生存。现代学人常批评中国传 统不及西方悲观主义之深刻,殊不知西方传统有全知 全能之上帝作背景,人虽渺小,但有依靠。中国既无 此背景,只好奋力向前,自我肯定,似乎极度夸张至 ‘与天地参’,实则因其一无依傍,悲苦艰辛,更大 有过于有依靠者。中国思想应从此处着眼入手,才知 ‘乐感文化’之强颜欢笑,百倍悲情之深刻所在。” (《论语今读》) 人生艰难,空而责有,纯赖自身努力,而生存, 而生活,而立命,在使用—制造工具的合“度”的实 践中获得美感,发现美的本质,掌握形式力量,实现 自然的人化,这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起点。同时这美感 又可以替代宗教,甚至超越宗教,不仅精神超越,还 有肉身的至乐,理性融化在感性之中,通过“以美启 真”实现人的自由直观,“以美储善”实现人的自由 意志,“以美立命”实现人的自由享受。从而人就不 是机器也不是动物,真正实现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 ”。(康德本身的“人是目的”有将人从神的统治中 解放出来的巨大贡献,但仍止于启蒙与理性)成为人 的最高实现与最终自由(人的自然化),可见美学既 是人的起点,又是人的终点,这样美学就超越了伦理 学而成了第一哲学。自康德以来伦理学替代认识论成 为第一哲学,在伦理学的律令之下,人仍是知识权力 话语下的“机器人”。仍是语言说人。人仍被置于必 然王国之中,启蒙于现代之内。只有将美学设定为第 一哲学,人才从语言、机器中解放出来,投身自由王 国,从心所欲不逾矩,超越启蒙于现代。李老师说“ 美学是第一哲学,其终点是取代宗教,是以形式感对 那不可知的‘物自体’的归依和敬畏”。将美学推至 第一哲学,以情本体为人的最高实现,将中国传统的 “立于礼”(伦理学)推向“成于乐”(美学)实现 转化性创造,这不但是李老师对中国思想的巨大贡献 (应对了基督教的挑战),更是对世界哲学的巨大贡 献,在世界哲学史上,必将产生划时代的影响,这就 是我在致安乐哲先生信中所“预言”的“李泽厚先生 对人类的贡献应是继康德之后的又一世界高峰”之意 也。浮想至此,不觉文长,虽远未尽意,也只好开头 就结尾,这句话蕴含的思想至少可以写一篇很有分量 的博士论文。 类似的句子在李老师著作中俯拾即是: 对许多宗教来说,仰望上苍是超脱人世;对中国 传统来说,仰望上苍,是缅怀人世。 生烦死畏,追求超越,此乃宗教;生烦死畏,不 如无生,此乃佛家;生烦死畏,却顺事安人,深情感 慨,此乃儒学…… 昨日花开今日残,是在时间中的历史叙述,今日 残花昨日开,是时间性的历史感伤,感伤的是对在时 间中的历史审视,这就是对有限人生的审美超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老夫子这巨大的感伤 就是对有限人生的审美超越,是时间性的巨大情本体 ,这本体给人以更大的生存力量。 佛知空而执空,道知空而戏空,儒知空却执有, 一无所靠而奋力自强。深知人生的荒凉、虚幻、谬误 却珍惜此生,投入世界,让情感本体使虚无消失,所 以虽心空万物却执着顽强,洒脱空灵却进退有度。修 身齐家,正心诚意,努力取得超越时间的心灵境界— —这是否就是“孔颜乐处”? 字字珠玑,大有深意,也可大作文章,大加发挥 ,怎么不值得将之摘出,用以启悟有心之人呢?勉为 序。 邓德隆 2014年3月5日凌晨于宣城敬亭山度假村

展开▼

后记

三年前,我编选的《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 —献给中小学教师》出版后, 反响不错,2013年,还荣幸入选“大夏书系·十年经 典”;尤其是书后的60则哲 思短语,颇受称道。于是,该书责编永通君约我再编 一本《李泽厚话语》,话题 不限教育,人生命运,历史哲学,从家国天下到日常 生活,凡能给人以思想和智 慧启迪的,无所不包。在和李泽厚先生沟通过程中, 先生态度一如既往,明确反 对。用他在上一本书序言的话说,就是“我从不认为 我的文章有那么大的作用和 影响。我想,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到老来便发狂 。”他也曾说过,他常念叨 孔老夫子的话,“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看到一些学术老人到晚年却 有此病,更要自加警惕。这一次,先生更明确指出反 对的原因:其一,我觉得我 这人和那些话没有那么重的分量值得去摘,这会引起 人们的反感、嘲笑和漫骂, 包括可能伤害到你们;其二,摘录不能甚至反而可能 漏失主要的东西,即断章 取义。 我当然没有因李先生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而就此 罢手。这些年来,我同老先 生交往不少,他的性格态度我是有所领教的。从写他 的诗歌释读,到做他的学术 年谱,包括编选那本《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 献给中小学教师》,没一件 事是他爽然答应的,总是先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是 这些东西没意义,不值得做; 反对无效继之以劝阻,劝阻的理由是工作量太大、太 繁琐,往往劳而无功;劝阻 不成再拖,口头禅就是:等等再说,等等再说。我知 道,李先生的这些话都是非 常真诚的。和他的那些学术成就相比,我所做的这些 对他个人来说,真的没有任 何意义。名山事业,赫然已成;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但最终总是能打动李先生, 这几件事,也都一件一件地做出来了。没有任何秘诀 ,惟一的法宝就是:理由! 只有要足够的理由说服先生,先生就会同意。犹记得 ,2010年编选那本“论教育” 时,我曾给先生写过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您一生致力于国人的思想启蒙,其实,广大中小 学教师是一个同样需要 启蒙的群体,因为,只有他们的觉醒,才有学生的觉 醒,才有民族的未来。 譬如,对传统文化,对历史进程的二律背反,对精神 家园,对教育于人性的 重要,对人生与美,对读书与治学,一线教师都尤其 需要补上这一课!从这 个意义上说,出版本书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绝不亚 于学术著作。不知先生 您以为然否? 正是在我寄出这封邮件之后,李先生才答应我编 他的那个选本,而且之后还 特地写了一篇序言,并将书名加了副标题——献给中 小学教师。那么,这一次我 又是如何打动李先生的呢?我的理由主要有三:(一) 如前所述,“论教育”反响 不错,哲思短语形式颇好,简明扼要,易懂易记;( 二)可以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 了解其思想体系,在社会转型加速、现代化困境日益 凸显的今天尤为需要;(三) 为确保质量,避免断章取义,力邀邓德隆先生和我共 同擘画。这里,得说到本书 的另一位编者邓德隆先生了。邓君乃商界精英,事业 经营得红红火火,却于李氏 思想研习精深,颇有心得。邓君也认为此书意义非同 寻常,乐观其成,而且愿意 共襄盛举。邓君的加盟,无疑增添了游说李先生的砝 码。经不住我们两人的左说 右劝,李先生最终还是同意了我们的请求,只是仍同 上次一样:“拒绝看编写的内 容,包括如何编选和编选什么,一概不闻不问;并且 对此书不负责任,功过是非, 是好是坏,全由编选者负责。”同时,责邓德隆君负 审稿之责。 为此,我们潜心沉进文本,夜以继日,乐此不疲 。我们商定,两人齐头并 进,各自为战,摘出初选文字后,再相互交换,取长 补短。于是,日理万机穿梭 于世界各地的邓总,常常出差带着李著,见缝插针, 聚沙成塔。为了方便,干脆 直接在书上划出语句,然后将整本书快递过来。在收 到邓总寄来的第三本书之 后,我发现了彼此之间的问题,明显的区别是,邓君 摘录的话语偏重学术,概念 术语较多,而我则在学术之外兼顾通俗。在和邓先生 作了一番沟通之后,我们认 为:李先生的学术观点原创性很强,价值极大,应该 尽量收录。于是,我调整了 原先的尺度,在两人分头选摘基础上,整合出了本书 的初稿,交邓先生审读。几 天之后,接到邓总电话,他的阅读印象是:感觉太沉 重,远不如那本“论教育” 好读。再一次商量的结果是:必须舍弃一定的学术性 ,尽量少选太艰深的内容; 在充分体现先生思想观点的前提下,尽量多选通俗易 懂的语段。这才符合本书作 为普及性读本的编选初衷;将来有可能,可以再编“ 话语”的学术版。共识既成, 重启炉灶,我重新投入又一轮的涵泳浸润之中。 冬去春来,暑热秋凉,三十年阅读李泽厚的漫漫 途程,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仿佛又重新走过一回。“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如闻謦欬,何其幸哉! 书稿付梓之际,由衷感谢李泽厚先生的信任和鞭 策!感谢邓德隆君的提点和襄助!同时,也感谢永通 兄为本书的精心策划和编辑的细心校核。 舛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杨斌 2014年3月

展开▼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