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精)

作者:王锦萍
责编:缪丹
译者:陆骐//刘云军

ISBN:9787573200372

单价:78.0

出版年月:2023-02-01 0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D691

语种:CHI

页数:35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致谢
自序
导论
1 元好问和金代“功名社会”
2 全真教团与1234—1281年战后社会重建
3 佛教僧团、政治权势和亲属关系
4 僧道、水利组织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秩序
5 明代地方主导权的连续与变化
结语
附录1 本书使用的未发表碑刻铭文
附录2 《亮公孝行之碑》与《宣授五台等处释教都总摄妙严大师善行之碑》录文
参考文献
索引
图表索引
中文版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蒙古征服,使中国社会遭到了毁灭性破坏。战后,华北地区的人们如何重建他们的社会?他们的努力如何改变、影响随后几个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力量?本书基于数量惊人的碑刻资料,讲述了一个相当不寻常但未引起足够注意的故事:蒙古征服下,华北地方社会中的男男女女如何顽强地适应前所未有的环境,并在以佛道为主的宗教组织领导下创建全新的社会秩序。而因王朝更迭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这种全新的社会秩序在明朝建立200年后瓦解。

展开▼

作者简介

陆骐,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艺术史博士。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目前从事辽代美术和器物方面的研究。

展开▼

前言

我们遇到了刚结束“早课 ”的十几位中年短发妇女, 她们没有戴任何的珠宝,也 没有戴婚戒。当时已过了上 午10点,她们已经完成了“ 早课”,但还是愿意破例为 我们演示日常仪式(见图版 1)。 每天早晨和晚上,这些 妇女都会聚集在寺庙里诵读 佛经,与师父一起举行仪式 。在其他时间,大部分人会 回家与家人共处,但一小部 分人会继续留在寺中。 2006年8月9日,我和参 加历史人类学工作坊的其他 同仁一起参观了位于山西省 晋城市崔庄的关帝庙。关帝 即关羽(160—220),是出 生于山西的三国时期的名将 ,他后来演化为最受人们欢 迎的战神和财神,俗称关帝 。令我们惊讶的是,这座关 帝庙成为了名为觉慧寺的佛 教场所。从2001年起,崔 庄及附近乡村的僧人和妇女 会来觉慧寺聚会、念诵佛经 。 我们参观的那天,正式 出家的师父刚好不在,但村 妇们很乐意分享她们的故事 :她们都是佛门信众,师父 是从五台山(佛教四大圣山 之一)请来的。师父曾带她 们去五台山受戒,她们为此 感到十分自豪。 这个当代佛教小团体与 本书将重点讨论的13世纪全 真教团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如同这座小庙,全真宫观为 当时的弱势妇女提供了一个 安身的群居之所。13世纪的 女冠以全真宫观为庇护所, 躲避蒙古征服带来的暴力和 混乱,而这些当代佛门女信 众(大多为是中老年妇女, 有些是文盲)则每日寻求几 个小时的安宁,以远离家庭 暴力、离异、贫穷和无尽的 孤独(大部分人的孩子都已 离开家去城市学习或工作) 。其中一位饱受虐待的妇女 逃离了家庭来到这座寺庙。 就像几个世纪前的全真宫观 一样,这个佛教团体填补甚 至替代了令这些村妇们失望 伤心的家。 师父与部分女弟子在崔 庄寺庙中共同生活的现状激 怒了许多当地村民,他们认 为除非是同族,否则男女不 应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我最 初在13世纪的全真教文献中 读到这一令人惊讶的相似现 象,后来在山西其他地方做 田野考察时发现,尽管男女 同住充满争议,但在许多寺 庙中十分常见。至少从唐代 (618—907)开始,佛教和 道教中便十分流行僧尼分居 的传统,而全真道士允许男 女同住,显然打破了这一传 统。 与过去相仿的另一特点 是,和全真道士一样,崔庄 的村妇们依靠官方认可来躲 避迫害并缓解社会压力。就 像我在本书中将要阐释的, 13世纪的全真道士通过不断 立圣旨碑等各种碑刻,来记 录、宣扬蒙古统治者对他们 的支持和优遇。此类碑刻材 料使我们得以从普通民众的 角度来探讨佛道如何在华北 地区兴盛。对于崔庄佛门女 信众而言,关帝庙墙上挂着 的红色锦旗(位于照片左上 方,见图版1)——泽州县 佛教协会2005年授予觉慧 寺的锦旗——扮演着与昔日 碑刻类似的角色,因为该寺 “弘法利生,爱国爱教”,所 以被认证为先进单位。 佛门教义与国家提倡的 爱国主义的融合,为崔庄佛 门女信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思 想正当性。在我们参观过程 中,当地村民(通常是男性 )会抱怨这些佛门女信众不 做家务、忽视相夫教子的家 庭义务,这些妇女则会用佛 教协会颁发的锦旗上面的话 来为自己辩护,称她们的修 行为家庭和乡村社群带来了 更大的益处。 几年后,当我开始撰写 13世纪全真教团的历史时, 与崔庄村妇们邂逅的记忆不 断浮现在脑海中。特别是当 我沉浸在几个世纪之前的历 史文献中,那个炎热的夏日 早晨,我在关帝庙的所见所 闻,不时提醒我宗教教义与 具体实践之间的鸿沟。即使 她们的选择使得社会上的其 他人感到不悦,我仍然试着 去理解人们为度过困境而做 出的选择,并对此保持敬意 。 同样重要的是,崔庄的 经历以及我在山西其他地区 实地考察的经历,加深了我 在个人和知识层面上对中国 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我 在江苏省常熟市长江边上的 一个乡村长大,我所在的乡 村或周边没有古老的庙宇— —大多数庙宇在抗日战争和 “文革”期间被摧毁了。因此 ,山西乡村的所见使我震惊 ,在那里,我看到了数不清 的佛寺、道观、祠庙,甚至 还有天主教堂(有些地方甚 至一个村里就有十多座庙宇 ),其中许多已经存在了数 百年,有些成为旅游场所, 有些继续作为宗教场所服务 于当地社群,人们在那里聚 集进香、祭拜并组织庙会。 还有一些(譬如崔庄的关帝 庙),成为了当地新兴宗教 团体的活动中心。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这些新的地方 宗教团体在相对自由的宗教 环境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过去十年里,我试图 将田野考察中遇到的问题与 历史资料中发现的问题结合 在一起思考,这些思考的结 晶都呈现在本书中。从一定 意义上来说,本书讲述了一 明一暗两个故事。明线的故 事,是13世纪初蒙古入侵造 成毁灭性破坏之后,华北地 区的人们如何努力通过宗教 实践来应对生活中的危机和 政治动荡。暗线的故事,则 是山西地区如何在历史长河 中发展出浓厚的地方宗教文 化。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