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埃亚勒·普雷斯
责编:谭宇墨凡
译者:李立丰
ISBN:9787559860286
单价:96.0
出版年月:2023-11-01 0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C913.2
语种:CHI
页数:38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职业社会学爱好者
评分:5.0
(本馆/总:0/3人荐购)
导言
第一部分 高墙之后
1 双重忠诚
不要做目击者
公众不再关注
人体材料
2 另类囚犯
看守
应对机制
无名小卒
3 文明的惩罚
默认委托
无路可走
第二部分 屏幕背后
4 操纵杆战士
后果
道德危机
5 另外的百分之一
迫于经济压力
暧昧之人
第三部分 屠宰车间
6 影子人
肉体折磨
种植园资本主义
透明化行动
不合时宜
7 基础工人
履行订单
商业枷锁
羞辱性监管
良性消费者
第四部分 现代世界的新陈代谢
8 不洁能源
满是污垢的女像柱
浑水
矛尖
涟漪效应
9 厚黑科技
“呼吁”与“退出”
身份受损
不看恶,不说恶
结语
注释
致谢
当代美国残酷叙事,不平等研究新维度,剖析工作的隐形道德成本。 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贫穷意味着道德失格,无权无势力者出卖良心,有权有势者坐享其成。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 新闻记者的良心之作,社会学者的温情书写,为不可见之人立传。 作者以非虚构笔法与社会学视角,基于数年追踪采访,用详实数据和社会理论重新阐释了不平等的当代意涵。
为什么有些职业既不道德又不体面,还有人抢着做?当工作不再享有尊严,我们是否有退出的选择?在这本讲述职业与不平等的非虚构著作中,作者援引了“脏活”的概念,即社会中不可或缺但被视为肮脏、下作的工作。这些人无权无势、朝不保夕,还会遭受羞辱与良心谴责。而公众宁愿被蒙在鼓里。本书描述了“看不见的工作”背后,资本如何与权力、技术共谋,塑造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揭示了工作中隐藏道德成本的真相。
李立丰,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2010年,获美国政府USAID资助,赴美国麦克乔治法学院就读,并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迄今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重大理论课题。迄今发表《美国刑法犯意研究》、《民意与司法:多元维度下的美国死刑》两部专著,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译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5月的一个晚上,一位 名叫埃弗里特·休斯 (Everett Hughes)的美 国人登门拜访了法兰克福 的一位德国建筑师。那是 1948年,与德国其他地 方一样,法兰克福也满目 疮痍。饱受战火蹂躏的林 荫大道两旁,尽是些破败 不堪的别墅。在盟军对纳 粹发起的空袭中,这里曾 反复遭受轰炸,整个街区 几乎被夷为平地。几个星 期前,休斯曾和同伴开车 在市中心坑坑洼洼的街道 上穿行,试图寻找店面和 住宅侥幸得以保全的街区 。折腾了半天,他们最终 放弃了。休斯在日记中写 道:“这里的房子不是被 掀了房顶,就是整体垮塌 。满眼都是残垣断壁。” 休斯来法兰克福显然 并不是为了考察废墟的。 身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 授,他此行的主要任务是 完成一个学期的海外教学 。休斯出生于1897年, 是罗伯特·帕克 (RobertPark)的高徒。 帕克记者出身,曾担任布 克·T.华盛顿的助手,也 是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掌门 人之一,该学派强调直接 观察在帕克所谓“人类生 态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休斯是个敏锐的观察者 ,钟情于文学,善于从看 似孤立的微小事件细节中 总结出广泛的模式。田野 调查途中,休斯笔耕不辍 ,在日记或随笔中记录下 可能会在学术研究中有用 武之地的灵感火花。 在法兰克福访学期间 撰写的日记中,休斯描述 了自己与自由派知识分子 的交往,这些人“就总体 的思想、态度和修养而言 ,与任何西方国家的知识 分子无异”。造访建筑师 的经历便很有代表性。大 家坐在偌大一个满是图纸 的工作室,一边啜饮香茗 ,一边畅谈科学、艺术和 戏剧。“如果各国有识之 士都能这样面对面交流该 有多好。”在座的一名德 国教师如是说。那天晚上 ,这名教师抱怨自己在法 兰克福(当时仍处于美军 占领下)遇到的一些美国 士兵很无礼,休斯顺势抛 出了一个更为微妙的话题 。他询问这位女士是否了 解德国士兵在战争期间的 所作所为。 “每当想到这一点,我 就为我的人民感到羞愧, ”建筑师插话道,“但我们 当时并不了解,只是后来 才知道了这些。您得清楚 我们承受的压力:我们必 须加入纳粹党;我们只能 噤声不语,奉命行事。压 力之大可不是闹着玩的。 ” “不过,我还是感到羞 愧,”建筑师继续说道,“ 但是您看,我们失去了殖 民地,国家也声誉扫地。 这帮纳粹分子恰好利用了 民众的这种情感。犹太人 ,的确是个问题……这些 最底层的家伙,满身虱子 ,又脏又穷,套着邋遢的 长袍在贫民区里乱窜。‘ 一战’后,他们蜂拥而至 ,以难以置信的方式迅速 敛财。他们霸占了所有美 差。好家伙,医学、法律 和政府职位的十分之一都 给犹太人抢走了。” 说到这里,建筑师一 时有些恍惚。“说到哪了 ?”他问道。休斯提醒, 他一直在抱怨犹太人在战 前是如何“把持一切”的。 “哦对,就是这样,” 建筑师说,“当然,不能 用那种方法解决犹太问题 。但问题出现了,就必须 以某种方式解决。” …… 在消极民主大行其道 的国家,令人不安的做法 在不遭遇太多阻力的情况 下恣意发展。这令人遗憾 ,因为通过追踪美国生活 中脏活的发展脉络,我们 可以了解到这个社会的道 德状况。正如下文所述, 我们都与这些脏活有所牵 连,却几乎未曾察觉。哲 学家查尔斯·米尔斯认为 ,西方社会赋予白人的优 势体现在无形的“种族契 约”中。根据这个默示存 在的契约,非白人是统治 种族秩序的“下等人”,尽 管许多受益者对此并未在 意也不承认。这一默示契 约同样适用于脏活,它的 条款确保那些容忍脏活存 在并从中受益的白人不必 深究。与种族契约一样, 这种协议在任何正式文件 中都不见踪影,使得人们 很容易忽视。当人们注意 到或提起这种协议时,他 们同样容易将其归咎于他 人,或归因于无法改变的 巨大外部力量。这显然是 一个错误。美国的脏活分 配,尽管看起来一成不变 ,却并不是预先注定,而 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做出的 具体决定(从理论上讲, 这些决定是可以改变的) 的产物,包括制定的政策 、实施的法律以及达成的 决议,从如何发动战争到 将最弱势的同胞关在何处 。对脏活的思考揭示了美 国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 美国人的价值观、基于无 意识授权建构的社会秩序 ,以及美国人愿意以自己 的名义做些什么。
美国暴发新冠疫情后 不久,便出现了有关医院 的种种不良传闻,不仅涉 及数万名因呼吸困难被送 入急诊室的患者,还涉及 陷入困境的护理人员。一 些报道关注的是长期困扰 医学界的问题:倦怠、压 力、焦虑。另一些则指出 了更多全新的挑战,例如 护士和医生面临的道德困 境:被迫决定如何将稀缺 的医疗资源分配给危重患 者。重症监护室中的最后 一台呼吸机应该留给死亡 风险更高的老人,还是给 两个小孩的母亲?哪些患 者才能住进已经人满为患 的医院?2020年6月,《 科学美国人》杂志登载的 一篇文章警告说,在疲惫 不堪、被迫妥协的情况下 ,做出攸关生死的决定可 能会造成长期心理创伤, 还可能导致道德伤害。文 章引用一位生物伦理学家 的话称,医生接受的培训 是“一次治疗一名患者”, 而不是对病人鉴别分类。 一位名叫温迪·迪安的精 神病医生说:“我认为, 当这一切结束时,真正的 清算才会到来。” 干脏活的人承受的道 德和情感创伤,就像他们 自己一样,是隐形的。人 们不会注意到“隐性的伤 害”。但抗击新冠疫情前 线的医疗专业人员显然不 是如此,他们的遭遇俨然 成为举国上下关心的话题 。知名媒体不仅详细报道 医护人员被迫面对的道德 困境,还邀请他们亲口讲 述自己的故事。有内科医 生投书《今日美国》:“ 一线医护人员的灵魂在缓 慢而无声地腐烂,看不到 任何希望。需要有人分担 如此不能承受之重,因为 我们已疲惫不堪。” 医疗专业人员能够获 得此类话语平台,肯定与 其社会地位不无干系。也 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被社 会视为不可或缺,甚至是 英勇的。在新冠大流行期 间,医生和急救人员将自 己的健康乃至生命置之度 外,为病人提供紧急护理 ,获得了广泛赞誉。就像 家庭护工和其他所谓的基 础工人一样,医疗专业人 员履行的是其他人依赖的 、维持社会运转必需的职 能。 脏活可能是社会需要 的,这一想法更令人不安 。毕竟,此类工作的显著 特点就是会对他人、动物 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对 于我此前拜访过的“粉色 代码”活动人士,如托比· 布洛梅等人来说,施加这 样的伤害显然是完全没必 要的。布洛梅告诉我,无 人机操作员实施高科技杀 人行为,并不是因为定点 清除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而是因为军工复合体、 掮客承包商和特殊利益集 团的巨大影响力扭曲了美 国的优先考量,以便从无 休止的战争中大获其利。 但事实是,无人机项 目不仅符合军事承包商的 利益,也迎合了不想过多 考虑以其名义发动的无休 止战争的公众。多亏了无 人机战争,他们也不必考 虑。定点清除这样的脏活 大可以留给克里斯托弗· 亚伦和希瑟·莱恩博这种 人去做,很少有人闲得过 问此事。同样,像美国这 样没有为精神健康服务提 供资金的社会,把精神病 患者关在监狱和看守所的 脏活也是如此。这种安排 不仅有利于提供此类服务 的营利性公司,也使许多 公民受益,他们乐于让精 神病患者消失在狱中,而 不纠结于其后果。脏活也 是对社会至关重要的工作 ,解决了许多人都想解决 的各种“问题”。当然,前 提是其他人能够处理这些 问题。 …… 乔纳森·谢伊在《越南 的阿喀琉斯》中认为,帮 助人们从道德伤害中恢复 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将其公 共化,为退伍军人提供与 公众分享经历的机会。在 新冠大流行期间,同样可 能遭受道德伤害的医疗专 业人员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因为公众对他们心存感 激,并怀着尊重和好奇心 聆听他们的故事。然而, 对于像哈丽特这样干脏活 的工人,情况却非如此。 因此,她面临的是一种私 人清算,不得不独自与萦 绕的记忆搏斗。缺席的是 一个平行的公共清算,也 即我在费城退伍军人医院 看到的那种公共活动,人 们聚集在一起,聆听退伍 军人谈论他们在美国最近 的战争中犯下的道德过错 。然后观众发声,说出了 所有干脏活的工人都应该 听到的信息。“我们把你 们送上了危险的道路,” 他们齐声高呼,“我们使 你们陷入可能发生暴行的 地方。我们与你们分担责 任:对你们看到的一切, 对你们所做的一切,以及 对你们未能做到的一切。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