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知其所止(中国古代思想典籍绎说)(精)/古典与文明

作者:潘星辉
责编:钟韵
总主编:甘阳//吴飞

ISBN:9787108075161

单价:89.0

出版年月:2022-12-01 0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B215

语种:CHI

页数:49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自序
绪论一
绪论二
《论语》
平圣人
《论语》与性别
孔子刺“今”
人生哲学
孔子的普适性
个体·群体·共同体
直面死亡
行学
仁知
道德与财富

尽礼
性分三等
博弈论
政治
华夷之辨
《孟子》
还原孟子
孟子与孔子
性善论
赤子之心
好辩
保民而王
辞章
乐(yùe)与乐(lè)
民本主义与民粹主义
不忍
君子远庖厨
类比
举斯心加诸彼
仁政
定于一
《庄子》
《老子》与《庄子》
庄子与儒家
庄子与孟子
无用之用
恓惶的逍遥
绝迹易,无行地难
小大之辨
谁是“鹪鹩”“偃鼠”
有待无待
对话
反客为主
入世与出世
宋人惠施
逃世
《抱朴子内篇》
长生不老
《抱朴子内、外篇》
道教资源

葛洪之死
证实不存在之物
反归纳法(一)
反归纳法(二)
理论证据与实践证据
外丹与内丹
无格物真本领
命定论
诡辩
周旋道、儒
《佛遗教经》
佛教、佛学与思想
传教与翻译
教主的命运
涅槃经
我欲灭度

僧侣营生
第一
法数
六贼
譬喻
三学
视死如杀贼
律宗为苗裔
《佛说阿弥陀经》
大乘佛教
净土宗
宗教与民粹主义
无量寿经节会
《观无量寿经》
设计完美世界
四众
大数
七进制
完美世界
众鸟
接引往生
佛经重复

舍利弗一言不发
《坛经》
多心经
达摩西来
伪经
棒喝
编不圆的故事
第一人称
愈改愈劣
禅僧常态
不识字
贬抑神秀
唐宋俗语
《楞伽经》与《金刚经》
下转语
传法偈
《朱子语类》
宋儒与佛教、道教
儒教
语录
理学与社会
伦理化体系
唯心与唯物
阴阳五行

宋太祖
善恶之源
敬与定
知与行
明德新民
内在转向
《语录》《传习录》
六经注我
王学特质
兵家与儒家
狂悖
晚明民粹主义
从心出发的困境
朱、陆异同
才力
格竹子
格物致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神秘经验与道德
读书法
阳明机锋
心学之病
《明夷待访录》
历史假设
遗民“启蒙”的迷思
幻灭、亢奋与非理性
华夷之辨
破坏—再生
历史沉思录
《待访录》迷踪
从“留”到“待访”
《潜书》
等级君主制
伯夷、叔齐
三代
秦与元
明代君相
君臣父子
《阅微草堂笔记》
所见、所闻、所传闻
18世纪灵异调查
顾德懋判冥
《夜谭随录》
汉宋之辨
另类演绎的丧祭观
鬼证
生死之际
着装
棺殓
出殃与回煞
入土为安
堪舆
祭与享
墓祭与庙祭
宗族社会
参考文献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交大历史系开设课程“中国文化史”的基础上重新结构撰写而成。全书取用思想史的视角,采用“典籍选讲”的方式,按照先秦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理学、明清之际思想及清代三教混融的次第,选钞《论语》《孟子》《庄子》《抱朴子内篇》《佛遗教经》《佛说阿弥陀经》《坛经》《朱子语类》《语录》《传习录》《明夷待访录》《阅微草堂笔记》的部分内容,以学术笔记的形式,分设若干条目进行讨论:一方面贴近文本,在具体的语义、范畴辨析中,呈现经典的主旨与原貌;另一方面,又把对作者、著述、相关思想的阐绎,放置在时代思想的宏观视域中加以考察,试图在“总体史”的关照下,打通“文”“史”界划,探索古代思想的内在紧张及外在局限,并由此窥见中西文明的根源性差异。 全书采用传统文史之学中常见的“笔记体”,而非时下源自西学的论文式写作。笔记的开合自如、灵活跳跃、回环掩映,照顾到了传统思想方方面面的细节,也在细节中寄寓了对整个中国思想发展轨迹的全局式理解。

展开▼

作者简介

潘星辉,1971年生,祖籍广东番禺,兴趣广泛,为解答自己的疑惑而投身学术,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著有《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存傅诗话》等。

展开▼

前言

作为一个“70后”,我是 在“批林批孔”、鼓吹“儒法 斗争”的尾声和余响里接触 儒家及孔子的,“小人书”《 孔老二罪恶的一生》给我留 下了深刻印象。先父对“孔 、孟之道”始终持批判态度 ,我推想并不全是“文化大 革命”所致,这影响了青少 年时代的我。但就我知道的 《论语》的只言片语来说, 仍有些内容是我认可的。高 中二年级,翻阅过蔡志忠先 生关于传统哲学的系列漫画 ,中、日合拍的木偶片《不 射之射》,亦堪称惊鸿一瞥 。就读外语学院期间,买了 第一本佛经《圆觉经》。毕 业到银行工作,尝试系统浏 览先秦子书,最得趣的非《 庄子》莫属。 等有条件把学习当作职 业和生活的一部分时,除了 现代学科体系下的明、清史 研究,我其实走上的是传统 “文史之学”的道路,在这方 面,钱锺书先生《管锥编》 的诱掖之功至巨。《管锥编 》是古人学术笔记的今版, 学术笔记则是宋代古典学术 成熟的产物。孟子说:“以 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 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 其世也,是尚友也。”〔1〕 这是“文史之学”的最高蕲向 。孟子又说:“万物皆备于 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1〕这是“文史之学”的 最高境界。 2012-2017年,我把上海 交大历史第二专业课程的“ 中国文化史”讲成了“古代思 想史”,按照先秦儒家、道 家、道教、佛教、理学、明 清之际思想及清代三教混融 的次第,选钞《论语》《孟 子》《庄子》《抱朴子内篇 》《佛遗教经》《佛说阿弥 陀经》《坛经》《朱子语类 》《语录》《传习录》《明 夷待访录》《阅微草堂笔记 》的部分内容,供讲解之用 。课程易人后,我开始考虑 ,结合课外的学习心得,以 一本书记录下它的主旨。 于是,我保留了讲解素 材(文选有调整),对应课 堂讲解,采取学术笔记的形 式,分设若干条目,进行二 度创作。其中,文选之前的 条目,系就作者、著述、思 想流变等进行讨论,文选之 后的条目,系围绕文选的字 、句、观念等展开考辨、分 析和引申(征引文选标为黑 体字)。本书致力于发挥传 统札记——包括注释在内— —舒缩自由的优长,既在不 同面向、层次间灵活切换, 又回环掩映,精神贯通,在 “总体史”的关照下,打通“ 文”“史”,不囿于“大、小传 统”的界划,探索古代思想 的内在紧张及外在局限,细 微到文字训诂,广阔到文明 异化,提出与先贤、时彦不 尽相同的认识。 诚然,如果说,可以不 断补苴、增订,是札记体写 作的优点,那么,需要不断 补苴、增订,也是其缺点所 在,本书自不例外。比起论 文式写作,它更呈现出阶段 性研究成果的面貌。而本书 不讳言中、西学术差异,这 背后则是我对中、西古代历 史大分流的判断,相关思考 在书中仅露端倪,尚未能畅 所欲言,也是不得不承认的 。 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 史·导论》一上来就质疑了 传统“思想史”或“哲学史”著 作,称它们呈现的“是睿智 的哲人系列和经典系列,从 孔子到康有为,从《诗经》 到《大同书》”,而他更关 注“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 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的“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 〔1〕他的质疑有道理,关 注也成立,由此出发,走向 新的构建。我却还想在他离 开的地方逗留:一方面,经 典思想体现了古人终极性的 焦虑、困惑和反省、追问, 值得不断回归,需要准确领 会;另一方面,沟通精英、 经典与社会、生活,也尽有 开放、活泼的手法,而开放 、活泼本身就意味着沟通吧 ? 本书有意区别于坊间的 许多“高头讲章”——绝无贬 义,但它们的确是当今的“ 高头讲章”,毕竟,假如没 人错峰出行,大家都会堵在 道上。 二〇二一年六月于上海 交通大学枕籍室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