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精)/万有引力

作者:张珺
责编:陈畅涌//罗凯欣
译者:席煦

ISBN:9787218162621

单价:78.0

出版年月:2023-02-01 00:00:00.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D663.6

语种:CHI

页数:26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引言
序言 从公务用品到消费品
第一章 各开各车结伴而行
第二章 家庭用车,孝顺的“消费者-市民”
第三章 新兴中产阶级与轿车市场
第四章 汽车碰撞出的空间秩序
第五章 车牌之争
第六章 泊车
尾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内容简介

作为现代化的物质载体,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重塑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在当今中国,私家车与住房更是成为“地位性商品”的代表。购买、驾驶私家车,不仅深深改变了私家车车主的日常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与之社会属性息息相关的空间建构、道德观念和身份意识。可以说,伴随私家车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缩影。 本书根据作者在珠三角地区为期十年的田野调查写成。通过展示受访者的成长背景、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考察私家车“开进”日常生活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呈现了被汽车相关的事物所影响的中产阶级与当前的汽车文化互动共生的现代性场景。

展开▼

作者简介

张珺 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亚洲与国际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转型和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和空间政治、亚洲的科技与社会。

展开▼

前言

林晓珊 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是 无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那么,现代化的生活究竟 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00多年来,人们对此充满 了渴望与想象,并在急剧变 迁的现代社会中不断地探索 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以来, 在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中, 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特 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抛开现代化的宏大叙述, 如果要在日常层面寻找一样 最能体现和承载普罗大众现 代化生活的物品,毫无疑问 ,“汽车”可以是一个当仁不 让的答案。 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集 大成者,汽车不仅是一种新 的人类文明产物,是现代文 明的“领先物”,而且也是“ 改变世界的机器”,是驶向 高度现代化的先驱。只是, 谁也没有料到,曾经汽车工 业基础落后,且在制度上严 厉抑制私人汽车消费的中国 ,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 从一个熙熙攘攘的自行车大 国,一跃成为一个与美国、 日本等现代化国家一样的汽 车大国,如今甚至在新能源 汽车生产方面已经走在世界 前列,成为世界汽车强国。 毋庸置疑,中国已经进入了 一个飞速发展的汽车社会, “机动车体制”似乎也成为了 当代社会的“中轴原理”。而 从中国老百姓对汽车消费由 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观念转变 中,我们也看到了民生福祉 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 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了“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面 。 那么,这一过程是怎么 发生的?汽车对人们的日常 生活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人们又是如何通过汽车来 重构日常生活的?我曾经也 着迷于这些问题,不仅在茶 余饭后乐此不倦地与友人讨 论,而且也将此作为严肃的 学术问题进行过规范化的社 会学研究。因此,当《驶向 现代性》一书摆在我面前的 时候,一下子重新激活了我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时光仿 佛回到16年前我在广州车展 上做田野调查的情景之中。 一开始,我的眼里只有形形 色色的车,而后,看到的是 蠢蠢欲动的人,再然后,一 张由国家、市场与社会交织 在一起的大网朝我覆盖而来 ,把我连同我思考的问题都 装入其中,我试图从中破茧 而出,寻找一个令人满意的 答案。 我的答案能否令人满意 我不得而知,但《驶向现代 性》一书所揭示的答案,对 我来说,既是那么的亲切、 熟悉,又是那么的富有启迪 。亲切和熟悉的是,恰是在 16年前的那个初春的夜晚( 确切的时间应该是2007年3 月23日),本书作者张珺博 士在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举办 的一次博士沙龙中,分享了 她关于汽车的人类学研究, 演讲题目的主标题正 是“Driving toward Modernity”,这一标题她一 直沿用到本书出版,可见她 对这一标题的偏爱,而当初 最令坐在教室里听讲的我印 象深刻的也正是这三个单词 ,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直击 我所有问题的深处,仿佛把 我所要写的一切都凝聚在这 三个单词里面,因而当我一 看到这个书名,张瑁博士演 讲时活灵活现、娓娓道来的 神情立马浮现在脑海里。富 有启迪的是,尽管我们都是 在10多年前开展同一主题的 研究,但是,读到她的文字 ,特别是她以人类学民族志 的方式所呈现的案例分析与 思考,让当下的我犹有拨云 见雾的感觉,如同当年我们 在中大小北门后面的糖水店 里交流田野调查经验时她给 我的启发一样。不止于此, 她在书中向读者展示的轿车 和机动车体制是如何在日常 生活中塑造了中产阶级的社 会性、凝聚力和主观性的精 彩过程,也为当前汽车消费 研究打开了一片开阔的研究 视野。 汽车是有社会生命的物 品,但我们的研究有一个共 同点,那就是我们对汽车的 研究从不止步于物和物的意 义本身,而是透过私人汽车 消费,来洞察国家与社会的 变迁,包括社会各个阶层( 尤其是中产阶级)在生活方 式、消费欲望、身份认同、 身体流动、空间体验和情感 表达等方面的变革与重塑。 可以说,汽车为我们分析当 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关系 结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 口。这一点,对本书作者来 说可能有更深的体会。不像 我们常年生活在国内,容易 对正在发生的变迁熟视无睹 ,而作者在国外从事研究10 多年,几乎每个夏天都会回 到珠三角跟进研究,剧烈的 社会转型和持续的跟踪研究 必然将不断重塑和推进作者 的分析重点,进而在东西方 生活经验的观照中产生更具 震撼性的见解。正如作者在 本书末尾所说的,“要研究 在中国发生的变革,需要细 致分析国家与社会之间以及 国家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是如 何形成和重构的,而本书作 为一部关于当代中国机动车 体制和中产阶级的民族志, 提供了洞察变革的背景、结 构和嵌入性问题的见解”。 的确如此,本书对上述 问题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 的见解,任何一个对我们这 个时代滚滚巨变感兴趣的读 者,在阅读本书之后都会从 中获得启发,乃至唤起新的 思考,毕竟当前我们都生活 在作者所说的“机动车体制” 之中,巨大的流动性正在冲 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我 们正是通过汽车来重新组织 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不仅如 此,“本书通过仔细分析物 理上的移动和社会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