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其性,则知天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不厌,智也
人皆可以为尧舜
可欲之为善
仁人无敌于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日一语》简介:《孟子》一书的思想对中国历 史和文化的影响,正如《孟子译注》的作者杨伯峻所说的那样:“孟子作为 孔子之学的继承者和弘扬光大者,是整个中国文化的‘道统’之声。”本书 所收录的内容包括知其性,则知天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不厌,智也、 可欲之为善、人皆可以为尧舜等。 王寅所著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日一语》倡导原典阅读 ,一日一句 ,受益终生。
黄寅 1962年8月生于浙江杭州。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传统文化、企业伦理文化等。近年来已公开发表的著作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副主编)、《快乐源于心》(合作)、《中华文明大视野》(第六册撰稿人;主编:袁行霈)等;已发表的论文主要有:《道法自然——论(老子>》、《先秦哲学的集成之作——论<荀子>》、《试论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教学》等。曾主持“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2002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的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传播方法探究:以通识教育为例”(200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课题。迄今已在大陆及港台地区公开发表著述约180万字。
孟子,名轲,邹国人。邹为古国名,位于现今的山东省邹县。邹县离孔 子故乡曲阜不远,所以孟子自己也曾说:“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是不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学术界尚说法不一,但 孟子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影响则是没有异议的。 和孔子一样,孟子一生也颇为不达。他率门徒周游列国,游说其社会理 想和人生理想,但因当时的统治者多半不重贤士而难以有所为。据《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载,孟子在晚年时终告失望,而和“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实,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自古以来便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孟子》是孟子自己所著。汉人赵岐在《孟子题辞》 中最早持这一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孟子》。”宋代大儒朱 熹甚至从文章风格的一致性上来论证《孟子》为孟轲自己写成的。虽然他有 时也作些调停之论,如说“然其间有如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亦 恐是其徒所记,孟子必曾略加删定也”。但他的主要观点仍是:“《论语》 多门徒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子》疑自著之书,故首 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如此好?”又说:“观七篇笔 势如熔铸而成,非缀辑可就。”(《朱子大全》)清代阎若璩又从另外一个角 度来推论《孟子》为自著。他在《孟子生卒年月考》最后一段说:“《论语 》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 。”魏源在《孟子年表考》中也说:“七篇中无述孟子容貌言动,与《论语 》为弟子记其师长不类,当为手著无疑。,’ 第二种说法则刚好与此相反,认为《孟子》是孟轲死后他的门生万章、 公孙丑等共同记载的。最初发表这种观点的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但他没有举 出佐证来。对这种说法加以阐明的有宋人晁公武。他在《郡斋读书志》中说 :“按此书韩愈以为弟子所会集,非轲自作。今考其书,则知愈之言非妄也 。书载孟子所见诸侯皆称谥,如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定公、滕文公 、鲁平公是也。夫死然后有谥。轲著书时,所见诸侯不应皆死。且惠王元年 至平公之卒凡七十七年,孟子见梁惠王,王目之曰叟,必已老矣,决不见平 公之卒也。” 第三种看法即是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所说的:“退而与 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从这几句话 ,我们似可得到这样的结论:《孟子》这部著作,虽然有“万章之徒”参加 ,但主要作者还是孟子自己,而且是在孟子生前便基本完成了的。关于这一 点,魏源在《孟子年表考》中有所论述,他说:“又公都子、屋庐子、乐正 子、徐子皆不书名,而万章、公孙丑独名,《史记》谓退而与万章之徒作七 篇者,其为二人亲承口授而笔之书甚明(成邱蒙、浩生不害、陈臻等偶见, 或亦得预记述之列),与《论语》成于有子、曾子门人故独称子者,殆同一 间,此其可知者。” 以上三种说法,虽各言之成理,但符合历史客观事实的,当然只有一种 。我们以为,太史公司马迁的话是可信的。因为他所处时代较早,当时所见 到的史料、所听到的传闻,比后人多而且确实。 可以肯定地说,对《孟子》作者的考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孟子 》一书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始 ,《孟子》就已成为儒家道统的经典。故在汉代便有赵岐注本流行于世,赵 岐把“拟圣而作”的《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 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著作焉。”又说:“《论语》者,五经之馆鎋, 六艺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 孟昶命毋昭裔楷书《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 》、《公羊》、《毂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 太宗时又加翻刻,这便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的时候 ,朱熹在《礼记》中取出《大学》、《中庸》两篇,认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 品,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于是《孟子》的经典 地位更加巩固了。到明清两代,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从《四书》中 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当时任何读书人便不得不把《孟子》读 得烂熟了。 也因此,《孟子》一书在几千年的流传中,其注本不下几十种,著名的 除了前已述及的以外还有宋代孙寅的《孟子音义》、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以及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等本流传于世。 《孟子》一书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正如《孟子译注》的作 者杨伯峻所说的那样:“孟子作为孔子之学的继承者和弘扬光大者,是整个 中国文化的‘道统’之声。” 当然,对我们今天的读者而言,更关心的是《孟子》对今入有何意义, 特别是在现代,《孟子》一书的现实意义决非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不仅是《孟子》,我们在对待整个传统.文化方面也都存在着同 样的问题。我们反对复古主义,但是对待传统文化却必须始终有如人类学家 林登指出的那样,要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 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其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人类绝不会比类人猿更文明 ,只是在身体构造上有细微的差异,在智力上略胜一筹,充其量也只是黑猩 猩和大猩猩的弟兄而已。”所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传统文化对人不可 能没有意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传统文化是我们成为文 化人的主要依据,每个人都借着传统文化在社会里成长。因此,传统文化究 竟是导致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 不在于传统文化,而在于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当意蕴发掘出来。 如果撇开抽象释义的论述,从我们具体的生活实践来考察,我们也得承 认《孟子》一书在现代的意义依然是非凡的。人们几乎都同意这样一个看法 :已然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再认识的时代,这一再认识的主题无论在东方还 是西方都毫无例外地是现代化。 面对着这一时代主题,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和迷误之后,理性的烛照终于 使现代人发现现代化的进程不仅是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而且还必须有精神 文明和文化的相应建构。的确,物质文明的发达已充分表明人类能够征服自 然:当地球上千百万人守在电视机旁,接收宇航员来自太空的问候;当克诺 地下隧道将亚洲大陆、美洲大陆连成世界上最长的“捷径”;当世界上第一 台比人发还细小的超微型电动机,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科技革命的开端” ……这些都会使人类想到自己的将来,为自己主宰世界的能力感到由衷的骄 傲。 但是,人类能像征服自然那样征服自我的心性吗?现代社会-发展的种 种迹象使我们对这个问题又感到深深的忧虑。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世界,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 化、功利化和外向化的问题,心性问题被忽视,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我们的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尤其是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问题 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致造成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世界 在可怕地荒芜。于是,在对物的追求中,现代人的生活却有了一系列令我们 为之不安的情形:人们不再崇尚利他主义和献身精神;不再关注自我善良、 同情、博爱的优美人性的塑造;不再相信正义、气节和勇敢;在工作中更多 地计较实惠、报酬;在爱情追求中更多地注目于肉体与性的相互取悦;在与 社会和他人的相处中唯我主义不可思议地膨胀,等等。正如许多有识之士指 出的那样,在当代中国人的心态之中,由于对物的追逐,正滋长着极为可怕 的冷漠感、荒谬感和无意义感。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不幸和悲哀。我们认为要 走出这种不幸和悲哀的困境,首先就必须摆脱物的羁绊。我们应该知道,物 毕竟不构成人生的全部,甚至也不构成人生最主要的部分。人作为人的存在 ,还应有更高的内涵。这个内涵便是真、善、美的理想人生。雨果说:“人 有了物质才能够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够生活”,其基本的含义或许亦在于 此。 或许,《孟子》一书在论证心性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生命的觉悟和教化的 智慧,对于现代人走出这种困境并重新确立生活的理想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我们的人生在感情与理智的冲撞中徘徊,在理想与冲突的迷惘中寻觅 ,在不可遏制的创造和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挫折中挣扎时,我们读一读《孟子 》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便 会有继续前行的勇气。 当我们发现人生是一项太沉重的工作,因此人生很累、很艰难、很沉重 时,我们读一读《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的语录,也许可以因此寻觅到 人生乐观主义的依据。 当我们体悟到人在创造价值、追求成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拥有诸 多痛苦,于是产生了逃避痛苦、放弃生命之创造的念头时,读一读《孟子》 中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话,我们定会重新振作起 来去成就生命的辉煌。 当我们被现代社会的物欲诱惑得心旌摇动把持不定时,我们能听一听《 孟子》如是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那么 ,我们便会因此把持住自己那份美好的心性。 当我们总是在抱怨这个社会世态炎凉、人情淡漠,甚至因而诅咒人生时 ,我们能听一听《孟子》的教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我们或许会以对自我人性的内省和认识来代替诅咒 和抱怨,从而造就自己优雅的人性。 当我们害怕生命的终结,可笑地企求生命的长生不老时,听一听《孟子 》的谆谆教导:“君子创业垂统,可为继也。”(《孟子·梁惠王下》)我们 就可以找到生命永恒的奥蕴。 据说,《孟子》中“仁者无敌”的论断与孔子的语录“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一起,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箴言,被镌刻在联合国大厦内。 这也可以说是《孟子》一书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教化意义的又一佐证。 歌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已被人思考过 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在此指出了以下两个 基本事实:一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亘古及今的,二是任何后人对圣哲已探讨过的问题重新探讨同样是有意义的 。 对于《孟子》一书的阐释亦当作如是观。我们在本书中所能做的仅仅是 以现代社会生活为基准,来阐发《孟子》心性论.中的有关义理,从而试图 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一些启迪和警策。 据《苟子·宥坐》记载,孔子观赏浩瀚的奔流,曾向子贡说了水的九层 寓意: 其一似德: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 其二似义: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 其三似道:其洸洸乎不湄尽。 其四似勇: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其五似法:主量必平。 其六似正:盈不求概。 其七似察:淖约微达。 其八似善化:以出以入,以就鲜洁。 其九似志:其万折也必东。 自兹之后,诸家学者们各取所需,并发展了自己所选择的内容。老子重 视似德、似义、似察、善化的意义;庄子强调了似道、似勇的观点;孟子则 超出了孔子的概括,又注意到水之就下,能载舟覆舟,以及“源泉混混,不 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离娄上》)的意蕴。 对《孟子》一书也如先哲对水的象征意义的态度形形色色一样,我们亦 只取自己有所感悟的而写。而且,鉴于著者的学识和悟性所碍,这些感悟可 能仅仅是一种旁通。这些旁通,有围绕原文而阐释的,有侧面引申阐发的, 还有的则是斗胆与圣人商榷反其意而“自说自话”的。或许这些旁通式的感 悟仅仅只是个人的一得之见,且疏误在所难免。 但有一点我们是始终明确的,这就是,其一,我们对《孟子》的思想力 图从中国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一基本特征上予以阐述,因此,对孟子 语录的发挥,从内容上较注重从儒、释、道三者的贯通中来写。我们理解不 这样写,不足以从本质上理解《孟子》。其二,我们对《孟子》思想阐发的 一个基本出发点是现代人的生活实践。因此,无论是对《孟子》语录的取舍 ,还是对语录本身的展开均以这一点为基准。我们力图做好的工作就是借圣 人的微言大义,来为现代人提供某种价值指向,否则,我们写这本书就失去 了任何意义。 写好书是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而如何评述则是读者的权利了,所以我们 唯愿本书能给读者以“开卷有益”的启迪,使我们在倾听圣人的叮嘱中求得 自我心性的明达。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