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基德//郑圣一
译者:范小青
ISBN:9787208095441
单价:49.0
出版年月:2011-01-01 0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33.126.578
语种:中文
页数:39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序一 “晤会”金基德
序二 为何选择金基德?
【金基德如是说】
访谈:金基德的自我告白
孱弱男子的骇人之力
随笔:金基德笔下的金基德
于我,电影即斗争
作家论:透视金基德
尽享你的“罪”意识
对话:当张正日遇到金基德
张正日的13问,金基德的11答
【阅读金基德】
金基德作品论之《鳄鱼》
《鳄鱼》——失败之歌,或曰反语?
金基德作品论之《野生动物保护区域》
金基德原型,其散落的意象和独白
金基德作品论之《蓝色大门》
再看《蓝色大门》
金基德作品论之《蓝色大门》
底层女性失败的连锁日记,抑或超前抵达的最后关口
金基德作品论之《漂流欲室》
“垂钓”教育,以伤痛缔结关系
金基德作品论之《漂流欲室》
凡常感、犹豫和沉默
金基德作品论之《实际状况》
鳄鱼的白日梦
金基德作品论之《收件人不详》
杂种、残疾和被迫害者的书信
金基德作品论之《收件人不详》
钉钉子的人,最终被钉
金基德作品论之《坏小子》
请让我回去,肉身和灵魂的性错位
金基德作品论之《坏小子》
皮开肉绽,却了无痛感:以金基德的《坏小子》为中心
访谈:郑圣一问,金基德答
郑圣一遇见金基德
金基德作品论之《海岸线》
从一而终的海兵,永劫不复的幽灵
金基德作品论之《春夏秋冬又一春》
《春夏秋冬又一春》和电影的自然主义
【众说纷纭金基德】
“突破极限”的金式风格
看似粗暴,其实却暗含一种感化
金基德电影还在不断发展中
没有修饰和技巧,但给人印象至深
一贯的风格,从痛苦中走来
他融会了艺术家和科学家等诸多最富经验性的想像力
一股牛劲造就了他
情结,了不起的个人情结造就了今天的金基德导演
【附录:金基德研究资料】
电影剧本:《擅自穿越》
金基德电影资料
参考资料
论文、单行本、季刊、期刊资料
作者简介
最全面的金基德评传,中文版首度发行。 从“草根一族”到“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韩国导演”的艰难历程。 金基德动情自述,曹在显等著名韩国影星披露拍摄细节,郑圣一等韩国资深影评人深刻解读金基德影片,展现金基德的多面体。 看一本书有很多角度,而书中文本所引发的思考则见仁见智。《野生金基德》会留给读者各种各样的延伸性思考:或是影片题材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或是影评人论述的客观切入点,或是编剧如何逆向思维创作与众不同的故事,或是国内审片制度改善的借鉴,又或是国产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硝烟弥漫的另一战场……如此这般因文化的一脉相承而生成的近似的问题。而《野生金基德》最触动我的,是沉重的情感世界。于是,它留给我一个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绝望?”看完这本书,你又会给自己留下一个什么问题?
金基德,这位韩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如何从“草根一族”一步步成为 韩国媒体眼中的“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如何“高效率”地制作“ 低成本”且获国际大奖的影片?成功的诀窍是什么?……金基德导演和多位 韩国著名影评人、明星将在书中为读者一一解惑,展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 金基德。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内容丰富翔实:第一部分“金基德如是说”,金 基德动情自述从韩国社会最底层到“当今韩国电影的国际代言人”的艰难历 程;第二部分“阅读金基德 ”,韩国资深影评人对金基德作品的深刻解读 ,以此透视金基德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众说纷纭金基德”,曹在显等著 名韩国影星及金基德剧组成员披露拍摄细节,从中得以窥探金基德在片场的 独特处理手法;第四部分“附录”中包括金基德的研究资料,以及金基德第 一部获奖剧本《擅自穿越》——金基德作品的本源。
金基德:韩国著名电影导演,被韩国媒体誉为“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他善于“高效率”地制作“低成本”且荣获国际大奖的影片。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影视教育,曾被拒于韩国电影“制度圈”之外,但他凭着不懈地努力与执着的信念,成为当今韩国电影的国际代言人。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光彩:《撒玛利亚女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空房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关于金基德,很多话想说,但就在落笔的一瞬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电 脑里键入他的名字,显示出的却是“禁忌的”这三个同音字,不禁哑然失笑 。生活中的某些阴差阳错恍若命定,常惊得人错愕无语。 金基德,恐怕是古今中外评价差异最大者中的一位。在韩国大众眼里, 金氏无疑是异类,是哗众取宠、一时得逞的跳梁小丑。而在西方,金基德俨 然是登得大雅之堂的韩影主力,甚至是东方美的又一代言人。在中国,金氏 名字更是响当当,知其者、懂其者、服其者甚众。可谓韩国电影中最不容忽 视、粉丝最多、特点最鲜明的一位电影作者。中国影迷不仅理所当然地将之 视为韩国艺术电影的领军人,更将其影像美中蕴含的哲学韵味上升至东方美 学的新经典。这样的金基德,注定是独行不羁的。他曾“口出狂言”地驳斥 韩国媒体:“你们将在若干年我死后争相观看我的电影,并积极推翻现行定 论。”—个人如若能让—个民族或说—个时代集体反思,无论结局何如,他 的影响力无疑是伟大的! 其实,我并不是个从头至尾的“金迷”。刚开始接触他的电影时,我甚 至有种将其定为“人渣”的不可遏制的厌恶。怎么会有这样一号导演如此粗 鲁、如此残暴地侮辱、贱视女性?无论《坏小子》、《雀笼小旅馆》还是《 漂流欲室》、《海岸线》,都令人气愤填膺无可忍受。怀揣这种愤懑与不解 的我到了韩国,随着对韩土韩风了解的加深,我对韩国电影的理解与评价也 逐渐有了转变。某天深夜,当我偶然在有线电视频道重看《坏小子》时,惊 讶地发觉自己对金氏不再那么深恶痛绝了。当然,我在变,他也在变。《春 夏秋冬又一春》的推出,令我对金基德导演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后的《空房 间》和《撤玛利亚女孩》虽依然剑走偏锋,但格调温婉清淡了许多。再之后 的《时间》、《呼吸》更是将绝望埋得低调,将破碎撕得深沉,甚至《空房 间》后出现的小小不言的荒诞喜剧因子也更加借力发威。我开始迷恋上了外 表日渐平和的金基德电影,缘由很简单:最少的语言、最深的抵抗和最令人 难以料想的结局! 说到此,我忽然想起了另两位跟金基德有丁点儿关联的韩国影坛前辈。 一位也叫“金基德”,是活跃于1960年代的老导演。那时候韩国电影处于中 兴期,无论产量还是占有率都缔造了历史最高峰。这位老金导演以拍摄青春 片见长,代表作是1964年的《赤脚的青春》。他和小金导演最相同之处除了 姓名外(韩文完全一样),还有拍片的速度。老金年产多则8部,少则2部,20 年的职业生涯累积了70多部片的骄人成绩。这和以“多快好省”著称的金基 德导演极为相似,自1996年起,金基德几乎年产1部从未停手,至今已有了 15部作品。而这对于其他导演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位由金基德导演联想到的影坛前辈叫“金绮泳”,韩文拼写与发音 都和金基德导演只有一字之差。这位金导演亦是韩国电影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拍摄于1960年的电影《下女》去年被林常树导演翻拍(全度妍主演)后再 次掀起了影坛不伦之恋热风,并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金绮泳 导演多才多艺,甚至可谓奇情大胆,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 女性片”,如《下女》、《火女》、《虫女》、《水女》等,深受观众追捧 。他的电影从现实主义出发,并结合奇幻(Fantastic)元素,最终发展出了 自成体系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风格。之所以将金绮泳导演和金 基德导演在此相提并论,不仅由于两者姓名上的相似,更缘于两人电影中对 女性性元素的“偏爱”以及对现实主义的个人化修改都令人侧目。 当然我对金基德导演直接或间接的认识中还包含有一些更私人化的信息 ,比如他性格很单纯,说话很直接,反应很灵敏,与媒体接触时也不乏一丝 对抗般的傲慢。还听说他身体很强健,对后辈很提携,同时对女性的喜爱也 毫不遮掩……这样的一个独一无二的金基德,让很多影迷欢喜,也让不少人 皱眉。但就是这个体制外的勇敢者,让电影有了另一种表情达意的途径,也 使电影语言更显单纯。对金基德的理解、对金基德电影的爱,让我的电影观 和爱情观更加豁然。所以这本书表面读来是本电影著作,实际上却能帮助我 们化解心中固有的傲慢与偏见,甚至悟出另一种大爱。 感谢在这本书冗长的翻译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美丽的超二小姐 ,亲爱的文伟、治允前辈以及宗志敏、王清芳、董小娇和李艳,感谢你们对 本书作出的贡献。还有TOM & JUDY,没有你们的支持,想必这本书的面世还 要晚。 最后,感谢所有和我一样喜欢金基德电影的朋友们! 范小青 2010年8月8日于北戴河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