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父母的觉醒(2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

作者:(美)沙法丽·萨巴瑞
责编:杜颖颖
译者:孙璐

ISBN:9787552031584

单价:46.8

出版年月:2020-07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G78-49

语种:CHI

页数:25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Chapter 1 为什么纪律不管用?
Chapter 2 一个以控制为主的世界
Chapter 3 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Chapter 4 让后果教育孩子
Chapter 5 为什么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不负责任?
Chapter 6 如何为孩子设定界限?
Chapter 7 孩子对你的诚信提出了挑战
Chapter 8 如何有效地表达肯定和否定?
Chapter 9 你不是电影制片人
Chapter 10 放弃完美的理念
Chapter 11 这里住着一个坚强的孩子
Chapter 12 这与你无关
Chapter 13 学习阅读孩子的心情
Chapter 14 尊重孩子意味着什么?
Chapter 15 你的要求公平吗?
Chapter 16 在孩子的过渡阶段保持理智
Chapter 17 哄骗孩子并不容易
Chapter 18 当孩子疏远你的时候
Chapter 19 关于规则的规则
Chapter 20 如何应对叛逆的青少年?
Chapter 21 避免“作业战役”
Chapter 22 孩子为什么会欺负别人?
Chapter 23 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
Chapter 24 棍棒底下不一定出孝子
Chapter 25 执行纪律的隐藏原因
Chapter 26 联结的力量
Chopter 27 见证
Chapter 28 调查
Chapter 29 中立
Chapter 30 协商
Chapter 31 共情
Chapter 32 重复、练习和解决
后记
附录1 在冲突时刻保持清醒的秘诀
附录2 非纪律性的正强化策略
致谢

展开▼

导语

《父母的觉醒2: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是《父母的觉醒》作者的最新力作,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知名育儿节目主持人、纽约顶峰学校校长,卡伦·弗里杰尼、以及《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作者,劳拉·马卡姆博士联袂推荐。这本书从丰富的临床研究与青少年咨询经验出发,发人深省地指出: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与管教——它们总会触发孩子的不满与反抗。如果父母能够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转而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够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从而引导孩子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这种充满觉醒、联结与爱的养育方式,最终会令育儿变为一场父母与孩子相互支持与陪伴的成长之旅。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正念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博士充满勇气与智慧的著作。她从丰富的临床研究与青少年咨询经验出发,发人深省地向父母指出:亲子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孩子过度的控制与管教。它们不仅会触发孩子的不满与反抗,长远来看,也无法培养出自觉、自律、有责任感的下一代。在本书中,她引导父母放下“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从尊重孩子需求、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出发,培养他们自我确认、自我激励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作者倡导的这种充满觉醒、联结与爱的养育方式,将会让你与孩子踏上相互支持、共同成长之旅。 ·如何坦然接受孩子的“本来面目”? ·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合作? ·如何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如何让孩子赞同并遵守父母建立的规则? ·如何正确地与青春期的孩子“过招”? ……

展开▼

作者简介

沙法丽·萨巴瑞博士(Shefali Tsabary, PhD),出生于印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沙法丽博士早年深受东方正念思想熏陶,并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整合,从而形成了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育儿的理念,成为正念心理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她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过各类人群,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在各大公司、学校和家长团体当中发表演讲。东西合璧的特点让她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受众。她的第一部作品《父母的觉醒》出版后受到美国父母的热烈欢迎!

展开▼

前言

很少有这样一本书,它 的到来能够打破社会倾向 的行事方式,让我们以全 新的方法处理问题——它 具有把我们“打回原形”的巨 大力量。 对很多人来说,《父母 的觉醒2》一书的内容是非 常新颖的。有些人也许会 感到震惊,仿佛受到当头 棒喝。而对另一些人来说 ,这本书是对其为人父母 的方式的确认,为他们提 供了洞察力和在大多数地 方根本无法找到的支持。 对于许多像我一样拥有 成年子女的人,经常会遇 到的问题是:“我在养育孩 子的时候,怎么没有碰到 这本书?”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 们并不知道沙法丽·萨巴瑞 博士在《父母的觉醒2》这 本书中与我们分享了令人 惊异的见解。虽然我们爱 孩子并努力做到最好,但 我们的方法是基于人生经 历和个人的成长经验。因 此,我们其实不知道如何 以不同的方式抚养孩子— —以一种更柔和、更可靠 的方式,让孩子成为自信 、快乐、有责任感的成年 人。 电影《耶稣基督万世巨 星》(Jesus Christ Super Star)的原声带中有一首歌 曾经唱道:“我们可以重新 开始吗?”想必有人现在会 想起这句歌词。好消息是 ,无论作为父母还是需要 教养孩子的人,我们都可 以重新开始! 当我们反思社会长期以 来惯用的育儿方式的时候 ,会发现很多都是传统所 接受的“事情该如何做”之类 的老套路,已经不适用于 现在这个自由、权利和认 知逐渐增长的时代。时代 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 中引发的深层裂缝到处可 见,在我们的家庭和孩子 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 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 生活在家长式理念为主导 的社会,这反映在所有主 要机构的运作方式上。这 种“权力”的模式之所以能够 成功,是因为迄今为止大 多数人还会认为,如果没 有强制的服从——即控制 ——一切秩序都会分崩离 析,而且会引发混乱。 我们正处于由服从他人 权力的世界到人们普遍平 等和相互尊重的世界转变 的重要阶段。所以,这种 转变势必影响到我们的一 言一行乃至一呼一吸,包 括我们的家庭生活,更确 切地说是我们作为父母与 子女的相处方式。 沙法丽博士邀请我们, 甚至恳求我们,调整原本 以“权力”为基础的育儿方式 ,将其转变为尊重孩子、 珍惜亲子关系的理念。为 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 正视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 的伤害,从而在养育自己 孩子的过程中,在更高的 意识层面得到疗愈。 让我们一方面勇敢把握 抚育我们子女的机会,同 时保持开放的心态,赋予 其成长的自由——做最爱 他们的管家,让他们发展 出攀登道德最高峰,自信 而成功地穿越生活中最令 人生畏的急流的能力。 他们到我们这里来,不 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种子, 而是上天的恩赐,是从神 性而来。我们有机会和荣 幸成为照料他们的园丁— —浇水、除草、施肥、欣 赏,满怀感激之情将幼苗 培育为茁壮的植物。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的 说法是:“凭着他们的果子 ,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那 么,与之类似的比喻是:“ 作为父母,凭着我们的花 园,就可以认出我们的成 就。” 好吧,我刚刚听到我的 主编说:“不用说那么多, 只要说‘不要放弃这本书’就 可以了!” 康斯坦斯·凯洛格,合十 出版社出版人

展开▼

后记

远离控制和纪律的育儿 方式,对于大多数家长而 言是一个挑战,因为它违 背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教导 。这种转变要求父母具备 一定程度的觉醒,从而接 受一种全新的养育方式。 可以预见,他们会遇到很 多挫折,当然也会品尝到 胜利的喜悦。有些时候, 我们能够尊重生活的本来 面目,充分认识到自己的 情感,并与他人产生联结 。在这种时候,我们体验 到了内心的空灵,并对他 人的经历感同身受。然而 ,只要一个微小的失误或 者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能 量就会转变,我们就会进 入一种不觉醒的状态。 当一些事情触发我们的 焦虑时,就会出现这种情 况。当我们的满足感被威 胁或安全感被破坏,就会 变得焦虑。对于尚未解决 的冲突,孩子的行为可能 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父 母的焦虑通常是由一些微 小的因素触发的,很难确 定它们究竟是什么。在环 境的逼迫下,我们决定采 取控制的方式。而我们的 家人很容易察觉到我们的 做法,也许还会毫不避讳 地指出来。问题在于,我 们是否会听从他们的意见 ,花时间平复内心的焦躁 不安。当然,在这种状态 下,接受意见和有效反馈 是困难的,特别是当它们 违背了我们的意愿时。然 而,恰恰在这些时刻,我 们有了释放负面信息、改 变航向的机会。 如何在焦虑的状态下改 变航向呢?我们如何才能 具备这样的自觉意识?强 烈的情绪一时之间是很难 消除的,而且我们还需要 放弃潜意识的剧本。由于 我们在编排剧本方面投入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 以我们千方百计地想要实 现自己的剧本。因此,即 使我们清楚地知道需要控 制自己的愤怒,但依然会 提醒自己,退缩将被视为 软弱的表现。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轻 松地在冲突中撤退呢?每 当我们进入战斗,就要作 好损失的准备。在这样的 时刻,我们无法专注于自 我,无法活在当下。问题 在于,我们打算让自己的 过去主宰现在多久?我们 打算和过去的幽灵作战多 久? 每一个父母的人生故事 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在一 定程度上被剥夺了真实自 我发展机会的孩子。现在 ,我们又把当年受到的压 迫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压制他们表达自我的意 愿。诉诸于纪律的管教方 式让他们无法活出自我, 遭遇着和我们童年时代一 样的命运。 我们的孩子生来就具有 内在的完整性和价值,他 们希望我们能够珍视与维 护这种整体性和价值。如 果我们因为自己过去的遭 遇而漠视它们,那就是在 否定孩子自我实现的基本 权利。 父母需要亲近孩子的整 体性,发现他们的价值, 因为它们是孩子成长与发 展的基础,理应获得我们 的保护。这是孩子的权利 ,也是养育子女的神圣使 命对我们的召唤。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