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扎十一惹
责编:赵婧//赵阳
ISBN:9787532799893
单价:59.0
出版年月:2025-08-01 0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67
语种:CHI
页数:29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代序 内心的房间
第一章 寨子里的童年
童年的村子
贝玛
野猪
打家具
蚂蚁唱戏
许多种天气
夜雨突袭
谢谢稻田
小时候的冬天
阿妈的“不要紧”厨房
宝塔糖、桉树汤和毒翻全家的马屁泡
“良医”
第二章 从村寨到城市
红果园和松子园
童年的死亡
奇怪的同桌
干不完的农活儿
去镇上读初中
小小少年初闯省城
在县城读高中
大专课堂上老师教我们洗澡
第三章 阿妈、姐姐和我
阿妈就要争口气
和阿妈的一次争吵
阿妈打工记
阿妈的渴望
姐姐不喜欢我
第四章 女性乡邻的故事
黑甘蔗
女人的歌
妹妹得了抑郁症
小姨的孩子
骑三轮摩托的女人
找不回来的生育证
“我又老、又丑、又笨地在活着”
三个桃子
第五章 我的解放日志
上班八年,决定“退休”
结婚那一天
我内心的另一个房间
我的解放日志
尾声 回到寨子
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生长出来的彝族原乡真实故事。 90后彝族女性34年人生自述,扎十一惹首部自传散文集。 写及生活的苦,却非关苦难,而更关乎温柔的力量、生命的韧性,关乎理解与接受,接受生活的苦涩、自身的平凡、人类的虚弱本质,而温柔地理解,珍重地生活。
我叫扎十一惹:扎是家族名字,十一是我出生的季节,惹是一种草。我生于1990年,花腰彝族,是在云南高寒山区寨子里长大的女孩。这本书记录我的成长,勾勒我至今34年的人生轨迹,也为我的女性亲人和乡邻们,留下一些生命纪事。 早年村寨贫苦,生活难免坎坷窘迫,但也不缺天然的浪漫:花草、林木、阳光、小溪、山野、猫狗、牛马、小鸟、玩伴……流动的乡村风物,陪伴着童年岁月,织成让心灵柔软的旧梦。 我和我的妈妈、姐姐,我的女性亲戚和乡邻,两代彝族乡村女性的自主、情感、欲望、喜好等个人生活的面向,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滞后但蓬勃变化的景观。作为90年生人,我的成长、升学、就业、迁徙,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伴随着乡村记忆和边地经验的失落。希望经由我的书写,为寨子旧时的人事风物保存一段记录。
扎十一惹,彝族,1990年出生于云南深山一个村寨。七岁开始学汉语。大专毕业后进入媒体行业,2019年离职。目前专心写作。
许久以前,我和一位在 北京高校任教的朋友聊天 ,他说:“其实你这样的人 才是真正的少数,而我这 样的,是这个国家的大部 分人,只是因为你身边我 这样的样本太少,让你误 以为自己才是大多数人中 的一个。” 之所以会说起这个,一 开始是因为讲到童年,我 问他:“你看过成百上千只 豆娘聚在一起吗?”他说没 有。我再问,问了许多, 他都没有体会过。之后又 讨论了一下“鸡娃”、螺丝钉 、国家意志、社会规则之 类的,也就是常见的那些 内容,我们能说出的观点 也是别人都讨论过的观点 ,乏善可陈也无需铺开讨 论。但是在那一次的谈话 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我一直非常羡慕他这样 的精英人群,也很好奇从 小就很优秀的小孩人生体 验到底是怎样的,但是我 从来不知道也会有人在好 奇着我这样野生放养的小 孩的人生体验是怎样的。 与此同时我还得到一个 信息:我的精神世界里有 一部分内容,是我无法直 接与他人分享、他人也没 有途径走进来的。就是有 那么一个地方,它有门, 但推不开,别人进不去也 看不到,只有我自己知道 那个房间的存在,并一直 在从中汲取能量。 我思考了很多天这个房 间究竟是怎么建起来的, 是什么构成了我内心最深 处或许永远都无法与另一 个人产生共情的部分。今 天和阿爸聊天,聊着聊着 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点根源 :一是我的童年跟大自然 和动物的充分接触;另一 是我父亲天生的浪漫体质 。 我是“动物的孩子”,这 样讲一点儿夸张的成分都 没有。我的成长环境里有 各种各样的家养、野生动 物,它们直接参与甚至干 预了我的成长过程。 在进汉族学校读书以前 的六七年里,我几乎二十 四小时和动物们黏在一起 。农村,尤其是一些少数 民族地区的农村完全没有 细菌和微生物的概念。如 果我现在闭起眼睛,几乎 不需要任何记忆和情绪的 铺垫,我能非常直接、非 常具体、非常真实地感受 到我的狗,一只巨大的中 华田园犬的触感和温度。 每天午饭过后大人们出去 做活儿,它会把我抱在它 的胸前,我们就那样睡在 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夏天 的微风轻轻吹着我额前汗 湿的头发,蝉鸣鸟叫,屋 后的小渠有一丝丝微弱的 流水声。差不多睡到两点 苏醒,它会大力舔我的头 发和脸上的汗水,我被它 舔得发痒,哈哈大笑,然 后我们就会一起疯跑着去 玩别的东西,或者去地里 帮大人做活儿。每当我累 了想再度躺下,它的怀抱 就会一直在那里等我。阿 妈在家中生我的时候,它 就蹲在旁边看着,看着我 落地,看着我走路,从我 是个婴儿一直带我带到它 十三岁去世。 田埂上、山林里、阁楼 上、青石板上,还有雨天 的稻草垛,我们一起午睡 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些堆 积的触感深深地印在我的 脑子里,以至于不需要有 意去想,那种感觉就一直 跟随着我的基因在长大。 那个时候我那个状态的 小孩几乎没有规则可言。 除了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 概念,家长没有功夫也没 有某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去 规定小孩要做什么不要做 什么。彝族学校的老师不 是真正的全职老师,就是 上午上一堂课、教汉话, 下午大家一起干活儿。 进汉族学校以后,我才 开始弄明白什么叫集体, 什么是贫富差距,接触了 很多概念,也学会去顺应 规则,去隐藏一部分自己 以换取更顺利的前进。 但是七年的野生生活是 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得到改 变的,所以上学以后,我 虽然身体愈发不好了,但 是天性没有多大改变,因 此经常犯错。 有一次,和同学打架了 还是怎么的,大人讲了我 两句,我心中憋闷得慌, 去马房骑上马,一口气跑 到了很远的山坡上。那是 一个黄昏,我就伏在马背 上,让马漫无目的地走。 它走得很慢,我抱着它的 脖子,轻轻摸它的鬃毛, 和它倾诉我心中的委屈, 我的眼泪就顺着它的毛滚 下去。它的体温通过我瘦 瘦小小的胸膛和肚皮传遍 我的身体,温暖并且很踏 实,有一种活体和活体有 温度交换的信赖感。那天 的景色很美,山脉绵延不 绝,山坡上是各色的野花 ,草地里不时有蚂蚱跳起 来,一片接一片的绿色在 蓝天下微微摆动,没有任 何声响,只有一点点树叶 的沙沙声。我和马儿就这 样走啊走,走啊走,走了 好久。天快黑了才回家。 马儿真的是非常温柔的 动物,它尤其对我十分温 柔。更小一点儿我还没办 法靠自己骑到马背上去的 时候,它经常会玩一个无 聊的游戏——那时我只比 它膝盖高一点点,站在一 起的时候,它会把嘴唇搁 在我的头顶上,故意左右 摩擦,我痒得哈哈大笑, 它就会蹭蹭我的脸,乐此 不疲。马儿的下巴和嘴唇 是很软很软的,手感就像 ……乳房?我也讲不清楚。 那种触感很奇妙,当时我 也觉得很好玩,很喜欢它 和我玩这个。 我现在三十多岁了,还 是很喜欢摸起来温度和马 儿接近的人类,喜欢被揉 弄脑袋。这或许是马儿带 给我的一部分触感记忆的 选择。 我家有一只大公鸡,真 的很大,我差不多两岁时 蹲下来依旧没有它那么大 。它对小孩也很友好,我 经常直接上手抱着它的脖 子,把头整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