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精)

作者:(英)魏泓
责编:唐婧
译者:王姝婧//莫嘉靖

ISBN:9787220111037

单价:88.0

出版年月:2020-04-01 0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928.6-49

语种:CHI

页数: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大众读者

展开▼

评分:3.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引言
序章 船长
第一章 商人
第二章 士兵
第三章 马夫
第四章 公主
第五章 名妓
第六章 朝圣者
第七章 作家
第八章 官员
第九章 比丘尼
第十章 寡妇
第十一章 画师
尾声
参考文献

展开▼

导语

给你一条这样的丝绸之路。 以五万件历史材料为基础,还原一座真正的海市蜃楼。 用十二个人的身份和视角,全景体会唐朝生活。 吐蕃士兵在戍堡中坚守,在一场败仗中死里逃生。 中东的商人迷恋出海,最终葬身其中。 大唐公主为了国家利益远嫁外国,渴望平淡的生活却不可得。 西域的漂亮歌姬流落长安,倚楼卖笑。 敦煌当地的大画家董保德生意兴隆,作品颇受高官贵族欣赏。

展开▼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上,民族和政权的盛衰如风云流散,往来贸易、文化交流则沉淀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那些僧尼的经卷、寡妇服用的药材、公主佩戴的项链、画师的绘画、某位官员记载星辰轨迹的纸张……所有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物件,背后可能充满了欢喜、愤怒、挣扎、信仰,甚至浓缩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正是这些或平凡或多舛的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进入历史,涌至现在。 英国敦煌学家魏泓(Susan Whitfield)以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计划”为基底,以五万余件文物原稿为素材,拼接起丝绸之路上十二段尘封的往事。

展开▼

作者简介

魏泓(Susan Whitfield),国际知名的敦煌学家,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DP)负责人,代表作有《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上的斯坦因》(Aurel Stein on the Silk Road)、《丝绸、奴隶和佛塔:丝绸之路上的物质文化》(Silk, Slave,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主编论文集《敦煌伪卷》(Dunhuang Manuscript Forgeries)。

展开▼

前言

撰写此书的最初目的,是想利用敦煌等中国西北地区 遗址发现的写本及别的原始材料(包括文本的和物质的), 从宽广的视野(即丝绸之路)出发,对这一带的复杂历史做 一次简明可靠的介绍。本书的第一版是由英国一家商业出 版机构约翰·默里(John Murray)公司发行的,因此书上 不宜添加注释。现在总算有机会补上,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尽可能一一标明所有原始材料的出处(包括文本、图像 和物品)及那些文本的译文出处。这跟我当初的愿望是一 致的,即把丝绸之路的研究普及给更多的受众。为了靠近 这个目标,那些翻译成果及文章,只要网上有的,我都加 上了链接,此外还添补了一些图片链接,让读者可以一睹 丝路沿线出土的写本与艺术品。这些材料很多都可以从国 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的 官网上免费获取(http://idp.bl.uk)。 第一版出来后不久,我开始筹备大英图书馆的一个展 览,对书中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书中涉及的器物很多都 出现在了展览上。之后我又在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展览, 展示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新发现。这两个展览都加深了我 对公元第一个千年物质文化的理解。除了新的发掘与新的 考古材料,还出现了新的文献材料,令我得以对第一版做 些补充,并修改之前的一些释读。同样令我欣喜的是,现 在可供学生参考的二手文献比以前要多许多,其中相关的 著述我都在书中引用了,因此第一版中我认为必须介绍的 历史背景,这次也可以删去一部分。但相对来说,这个研 究领域仍然是一片尚待垦殖的荒土。例如,尽管现有材料 充足,至今却尚未有一部英文专著来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各 个古国。 有赖于这些新发现、新著作及其他学者的新研究,我 对中亚的认识渐长,但也清楚自己还有不少知识仍待填 补。我踏上中亚这片土地,留下较此前更广、更远的足 迹,我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考察了众多重要的考古 遗址,还到访中亚的其他遗址。我重走了汉人与吐蕃士兵 的战争之路(见《士兵》一章),从今天阿富汗的阿姆河到 巴基斯坦亚辛河谷的古代王国,其中有一段路要经洛瓦里 山路进人奇特拉尔地区(见《朝圣者》一章)。这次重访之 旅令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这一地区旅行的艰险,对古时丝 路旅人也生出极大的敬畏之情。 在写第一版时,我将地理范围限制在中亚东部(中国 西北),还包括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由于我对塔里木盆 地与敦煌的一手物质材料较为了解,要接近这些材料也比 较方便,所以我叙述的焦点也放在这一带,而且我决定不 把发生在古高昌国的故事写进去。尽管相关材料十分丰 富,但这个地方的日常生活在其他学者的英文著作里已有 详尽的讨论,韩森(Valerie Hansen)就做过出色的研究。 当时,我还将时代限定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的最后二百五十 年。部分原因在于一手材料有限,同时也是我自身学力不 逮。不过这样一来,章节间会有所交叉,从不同的角度来 了解同一事件,读者反而更能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对当 时各个人群和文化有更深的体会。本书旨在揭开丝路历史 的一个侧面,让读者大体了解其面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 索的欲望。实际上,就在这些真实故事发生的时候,丝路 也在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一些文化凋零了,如在早 期贸易中起关键作用的粟特人;新的力量在草原上崛起, 伊斯兰势力进驻这片土地,佛教和其他宗教随之走向衰 落。 在这次修订版中,我添加了一章(仍在原来的时间框 架里,但地理范围有所延伸)和序章(故事年代比原来的时 间框架早约两个世纪)。我之所以撰写这些新的章节,是 希望在聚焦中亚和塔里木盆地的基础上,把草原与海上丝 绸之路也融合进来,并将非洲与欧洲纳入丝路故事中。不 过,我在写作时就决定要把时间范围限制在10世纪以内, 尽管10世纪以后的一手材料比比皆是,但我还是拒绝了这 个诱惑。再说,关于10世纪以后及蒙元时期(当时欧亚大 陆的大部分地区都置于蒙古政权的统治之下)中国海上丝 路与印度洋贸易的发展状况,如今已有一些杰出的研究。 如果读者想做进一步探索,可以参阅《尾声》一章,我在 里面做了概述,还列出相关参考资料。 新添的序章《船长》将把我们带到6世纪初,提出丝 绸之路研究中常常被忽略(虽然如今正在改善)的两个方 面:一,丝路有非洲商人的参与;二,陆上丝路与海上丝 路是相互依赖的。这一章还会谈到基督教和犹太教。尽管 多年来我对阿克苏姆王国一直抱有兴趣,也参观了一些遗 址,但这实在不是我的专长,因此不得不大量依赖二手材 料及热心同事提供的见解。若出现任何错漏,无疑都是我 个人的责任。另外,涉及海上航行的资料可供参考的不 多,因此我无法在这一部分提供很多细节。万幸的是,海 洋考古正不断发展,从海底发掘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多。 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能够知道更多的信 息。 新增加的一章《作家》将带我们到10世纪初,来到波 斯城市伊斯法罕,当时这座城市名义上属于阿拉伯帝国。 这一章旨在打开读者的眼界,看看伊朗、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