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自己拯救自己

作者:(英)斯迈尔斯
责编:贾小娇//厉颖卿
译者:甘平

ISBN:9787807665830

单价:45.0

出版年月:2020-05-01 00:00:00.0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B848.4-49

语种:CHI

页数:33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只有自己努力,全世界才会为你让路
制度,可以保护人民的幸福
伟大的人民,铸就伟大的国家
最糟的偶像崇拜方式
即使贫贱,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以勤劳和智慧,就可扼住命运的咽喉
艰难困苦,是成功的垫脚石
即使富贵,也不要懈怠
他人的帮助,是成事不可少的助力
最好的帮手永远是自己
第二章 成功,是命运给坚持者的回报
勤奋和坚韧,就可创造奇迹
愉快和勤奋,是成功的生命和灵魂
希望,是生命的支撑
别人能做的事你也同样能做
想要取得成就,必须像蜂蜜一样不停歇的劳作
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
非凡的毅力,才能成就非凡的人
苦难中,也不要放弃努力
成功,是给坚持者的回报
第三章 力量与勇气,足以撬动整个世界
决心,是一切的基石
意志的力量
决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责任,成就伟大的品格
力量,源自于果敢和决心
让梦想成为激情
好的品质,可以助你打赢每一场战斗
不畏缩后退,勇敢面对一切
坚定的信仰,可以带来非凡的力量
诚实,是支撑人生前进的动力
活要活得幸福,死要死得安心
只要不放弃,生活就有希望
品格高尚的人,足以撬动整个世界
世界因为个人的高尚而美好
第四章 金钱不是万能,赢在合理利用
对待金钱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心智
美德第一课——自制
浪费,是自己加给的自己的赋税
保持简朴的生活,才能确保真正的独立
量入为出,才能进退自如
奢华与虚荣,是一种现代病
抵制诱惑,就是抵制堕落
格言中的赚钱秘诀
充满活力的人,可以影响他人
点点累积,步步富裕
拜金,只会是贪婪者的墓志铭
真正被尊敬的人,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第五章 修炼自我,卓越是对勤奋者的报偿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健康,是一切的本钱
卓越是对勤奋者的报偿
先做好第一件事,再去做第二件
刻苦才是真正的聪明
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生活
带着功利之心读书,只会亵渎自己
适度的娱乐,更利于工作
从失败中,可以学到更多的智慧
1次尝试胜过1000次空想
坚毅不放弃,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毅力和决心,是会感染的
最好的教育,来自于自我的勤奋
第六章 跟随榜样的脚步,做行动上的巨人
想要影响他人,行动是最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就是个“圈”
空谈误事,行动才有真正的效力
环境能够决定人的一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怀抱理想,勇往直前
传家的高贵品格,是给后人最大的财富
第七章 高贵的品格 ,会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好的品德,受用一生
高贵的品格,能够使人产生信心
为自己的正直和良知而骄傲
每一次坚持,都是胜利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
日常生活铸造人的性格
道德和礼貌是人生最美的妆容
只有具有高贵的品格,才会赢得尊重
精神贫穷,才是真正的穷人
真正的骑士精神,依然存在
绅士的力量、风度和品格

展开▼

导语

塞缪尔·斯迈尔斯编著的这本《自己拯救自己》是西方成功学之父、卡耐基精神导师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开山之作,是改变亿万人一生的励志圣经,是个人奋斗的精神标本。本书畅销全球150年,是助力二战后日本治愈伤痛的国民读本。

展开▼

内容简介

《自己拯救自己》通过扫除心灵的障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坚定的信念、学会有效地工作、美化你的口才、扩大你的交际、做事业上的强者、升华你的生命等八个方面,论述了逆境中自我救赎的100种方法。《自己拯救自己》论述与实例相结合,读起来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不屈的生命是自己学会拯救自己,只有学会自己拯救自己,才能在逆境中勇敢地前进。

展开▼

作者简介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社会改革家和随笔作家,成功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催人奋发向上的“人类精神导师”、“励志和自助之父”。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最著名的有《自己拯救自己》、《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和《人生的职责》。这些著作以英、法、德、日、俄等语言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不断重印,成为世界各国年轻人最喜爱的人生教科书。

展开▼

前言

只有自己,才可以拯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可以拯救自己 十五年前,有人邀请塞缪尔·斯迈尔斯为一个位于英国北 部小镇里的夜校的学员演讲,学员在夜校里可以互相学习、共 同提高。那里的情况如下: 为了相互交流知识,在寒冬腊月的晚上,几个地位低微的 男人想方设法碰面。他们见面的地点最初是在某个人的农舍 里,随着其他学员的不断加入,不久小屋就无法承受那么多人 的拥塞了。终于,夏季到来了,学员们就在农舍外面的花园休 息:接着,他们就把授课地点改到用木板围成的花园屋外的空 地上。老师为他们开设了算术课程,授课就此进行。每当夜深 人静时,许多年轻人就围绕着小屋散步,时而像一群交头接耳 的蜜蜂;可是,突如其来的骤雨会使他们抱头鼠窜,不欢而 归。寒冷的冬季一步步逼近,此时学员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农 舍已经拥挤不堪,怎样避寒呢?尽管绝大多数年轻人只能得到 很低的周薪,但他们打算宁愿负债而租用一间屋子。不久,他 们发现有一套虽然脏乱却很大的出租公寓,那座公寓曾经被用 作临时霍乱医院,极少有人能发现那儿,因为人们对霍乱的恐 惧永远不会消失。可是这些努力、勇敢的年轻人毫无畏惧,他 们以昂贵的费用租下了那间病房,在里面点上灯,搁了板凳和 餐桌,就这样开始了冬季课程。很快,那儿充满了欢声笑语。 毫无疑问,学习的质量可能并不完美,但学员们却心满意足。 同学们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没有掌握的同学,在提高别人 的同时,也熟能生巧。无论如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很好的 学习。于是,那些年轻人(其中也有成年人)继续着他们的学 习,互相传授阅读与写作、算术与地理,还有数学、化学和其 他知识。 很快这里聚集了一百个年轻人,他们雄心勃勃,并渴望有 人能教授他们,随后,塞缪尔·斯迈尔斯知道了此事。一部分 人期待着他的到来,他们期待着塞缪尔·斯迈尔斯给他们做个 介绍性的演讲,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给他们讲讲”, 他们谦虚地向塞缪尔·斯迈尔斯介绍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同时 提出了这一要求。塞缪尔·斯迈尔斯被他们表现出来的令人敬 佩的——自己拯救自己——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愉快地答应 了。尽管授课令人满意,不过他没有太多信心,但是他意识到 哪怕是诚挚地给他们只言片语的鼓励,也可能会意义非凡。在 这一考虑下,他为他们做了多次演讲:别人是怎么做的,个人 在多大程度上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并且指出,在人的一生中, 幸福生活主要而且必定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勤奋、 自我修养、自我训练和自律自制;但首先是靠诚实正直地履行 自己的职责,这正是人类品行的闪光点。 没有比这更老套的忠告了,这就像所罗门寓言一样老套, 但就是这些老套的建议鼓励了年轻人。他们在课堂上勤奋好 学,在工作中努力拼博,成年后,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其中许 多人现在还从事着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许多年后的一个晚上, 一位在玻璃厂工作、仪表整洁的年轻人造访塞缪尔·斯迈尔 斯。年轻人说现在自己是公司人力主管,是一位成功人士。他 高兴而又感激地回忆塞缪尔·斯迈尔斯曾经给他们说过的那些 肺腑之言,甚至把他的成功归功于塞缪尔·斯迈尔斯为激励他 们的精神所做的努力。这件事勾起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回 忆。 塞缪尔·斯迈尔斯一直被“自己拯救自己”这一课题所吸 引,出于习惯,他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 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做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 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在他早期的演讲中,最 突出的例子之一便是对机械师——史蒂芬逊的描述。事业的特 殊便利条件和机会促使他一如既往地工作,直到最后出版他的 自传。现在这本书也是在相似的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两本书的 由来基本相同。然而前面所列的性格特征只是些概括,而非长 篇累牍的描述,不必太过认真地对待。在大多情况下,只有一 些显著特点为人们所注意——个人生活和国家常常把他们的关 注和兴趣聚焦在事情的经过上。现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把这本 书交给了读者,希望书中的勤奋、坚韧和自我修养精神对读者 有所裨益和启发,并希望大家喜欢。 大卫·哈特 1859年9月伦敦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